雲端時代的來臨,各大企業都在積極發展上雲相關應用,但是雲端部門的內容百百款,到底雲端領域中是怎麼分工的,完成專案上又各自需要那些腳色,就讓我來跟各位簡單的盤點與介紹,讓對雲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更加瞭解雲端代理\經銷公司的分工方式。
雲端工程師
CE Cloud Engineer顧名思義就是運用雲端服務完成客戶相關需求的工程師,與地端工程師一樣大方向分為兩種面向,屬於一次性建立服務的系統工程師以及協助維運系統的維運工程師
專案工程師(IMP)
專案工程師日常工作內容是進行專案環境的建立,因為雲端化後許多設定變得更加簡易,所以較不會有以往地端用網路專長或系統專長的分類,多半在專案進行中都是網路連同系統一起進行處理,以最單純建立VM(虛擬機器)來說,建立一台機器基本的參數包含網段、IP、規格、OS等需要進行設定與分配
以往地端建立上可能會分為系統組跟網路組各自建立,但在雲端的世界中是直接由雲端工程師一手包辦,因此要擔任好該職務就需要對系統與網路有較好的理解,尤其是在網路的知識,因為網路是雲端的基底,只要可以把網路原理弄熟,搭配上了解各公有雲的服務功能,基本上就可以算得上是有即戰力的雲端工程師啦。
掌握基本原則後,就需要更進一步的了解雲端其他類型的服務,例如掌握PaaS層級的服務部屬與特性、實作微服務在雲端的管理方式、高併發架構的注意事項、數據分析平台的建立、運用IaC快速部屬等,都可以是雲端工程師可以投入的方向。
維運工程師(MSP)
維運工程師在雲端常被歸類在MSP(Managament Service Service,又稱託管服務),日常工作主要是進行雲端環境的監控、優化及協助客戶進行疑難排解,透過雲端原生或第三方工具蒐集各項服務的監控指標,及早發現異常並且制定應變措施,協助雲端系統可以具備高可用性與高穩定性。
雲端系統維運上包含了許多常態性及7 x24的需求,因此如何有效地進行自動化告警、預測甚至是自回應處理故障,便會是擔任此類腳色的重點,運用自動化工具縮短每次系統異常回復的時間就是維運工程師的基本要求。
在系統優化上就涉及較廣泛,在不涉及架構變更的情況下,維運工程師多半能做的便是服務設定的調教,透過參數設定的調整,榨出服務的最多的效能,因此維運工程師通常都會比專案工程師更懂得如何應用特定雲端服務,不僅僅只是建立完成服務,而是要清楚了解各雲端服務背後的原理,因此一般都會先於第一線回應客戶雲端應用問題,累計一定的經驗再轉任系統維運與優化的工作,以利故障/事件發生時第一時間的反應與排查。
總體來說兩者並無孰好孰壞,多半會看自己喜歡的工作方式發展,如果你是喜歡Hands-on,專心執行建置且不擅長直接面對客戶的話,可以先從專案型的工程師切入;如果想要深耕自動化,有效率的執行重複性較高的工作且不害怕面對客戶的話,可以從維運工程師切入。
而除了上述售後工程師外,還有另一種較接近業務單位的售前工程師,又稱之為Presales,主要工作在於協助業務單位進行專案前期技術疑難排解與技術提案,有時專案需要進行POC時也需要充當專案經理的腳色,協助POC的進行與說服客戶採用。
售前工程師(Presales)
售前工程師需要有辦法協助業務將客戶的需求收斂排序並讓客戶買單外,同時也需要將客戶的商業需求轉化為技術需求,進一步的傳遞給後端技術同仁知道,以利進行可行性與時程評估,因此擔任售前工程師需要同時具備了解客戶需求的溝通能力外,也需要能夠理解技術可行性與架構上的傳達,因此算是相當具有挑戰的職位。
在溝通能力上首要的要求便是有收斂客戶需求的能力,畢竟雲端服務百百款,客戶在不懂的情況下很容易提出天馬行空的需求與想法,若沒有及時踩煞車或隨著客戶起舞,很容易就會造成需求不明確、沒有下一步等推遲專案進度的情況發生,因此在適當的時機點驅動客戶,讓客戶往我們想要方向前進,並且還讓客戶覺得是自己想要往這個方向走的溝通能力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簡而言之就是需要有策略性的使專案往對我們公司有利的方向進行,這樣才能替公司拿到專案,創造更大的價值。
而在技術的要求上,要能夠以架構的角度出發,並且以客戶熟悉的名詞進行溝通,舉例來說虛擬機器(VM)這個概念資訊人員都是耳熟能詳的,但在雲端上不同公有雲的名詞並不相同,例如AWS的EC2、GCP的CE,本質上都是VM,但因為初期客戶不熟悉的情況下,會很容易造成客戶的誤會,同時也要能夠理解客戶地端環境中網路與系統的需求,才能進一步轉換為雲端所需要的元件,並且在提案階段說服客戶採用對應的架構,以利專案的順利進行。
才介紹三個職務不知不覺就打了這麼多,希望這樣的文章類型能夠協助各位朋友更加熟悉雲端產業的需求,進而朝向自己擅長的領域投入雲端產業中,下一期預計會更新雲端架構師(CSA)及技術客戶經理(TAM)的職位,有興趣的朋友記得追蹤我,才不會錯過文章的更新喔。
我是Bill,致力於把複雜概念簡單呈現的產品經理,現任職於公有雲產業,希望能透過文字帶來更多交流。
留言列表